今天是: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清单(养老机构篇)
浏览:758次'时间:2025年5月29日

养老机构是特殊群体集中生活的地方,老人大多行动不便、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消防安全至关重要。掌握相关消防常识,能够有效预防火灾发生,保护生命安全。

一、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常识

1.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灭火器、烟感报警器、消火栓),确保完好可用。

2.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严禁堆放杂物。

3.加强夜间巡查,重点检查老人房间电器、取暖设备使用情况。

4.禁止私拉电线、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

5.教导老人正确拨打119、使用灭火器,熟悉疏散路线。

6.提醒老人勿卧床吸烟,避免使用明火取暖。

7.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确保员工掌握疏散流程,老人熟悉逃生方法。

8.对失能、半失能老人安排专人协助疏散,配备防烟面罩等应急装备

二、消防安全风险特点

人员特殊性:

察觉能力弱。老年人普遍存在视力、听力下降的情况,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较差。火灾发生时,不能第一时间做出逃生反应。

逃生能力弱。老年人大都行动不便,部分失能老人甚至需要依靠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才能移动。火灾发生时,难以快速撤离到安全地带。突发火灾易引发老人恐慌,可能导致跌倒、拥挤踩踏等次生事故。

消防安全意识薄弱。部分老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可能会在房间内使用一些违规电器,或者随意丢弃烟头等易燃物品,增加火灾发生的概率。

场所特殊性:养老机构是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场所,火灾发生时,若机构疏散能力不足,会增加人员伤亡的风险。设计布局复杂。养老机构内部往往包含多个功能区域,如住宿区、医疗区、活动区等,火灾发生时,老人难以快速找到安全出口。厨房、医疗室、宿舍、活动室等功能区集中,用火用电设备多,火灾隐患点多。

三、常见隐患问题

1.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养老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对火灾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消防逃生知识缺乏,遇到火灾时心理素质差,一旦发生火灾,易形成混乱的局面。

2.违规搭建临时建筑部分养老院由于老人人数较多,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跟不上,养老机构为了增加床位,搭建临时用房、员工宿舍,由此带来了极大的消防隐患。

3.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部分养老机构因维护不到位,存在电线未穿管保护、电线老化、线路损坏、私拉乱接电线等问题,极易导致线路短路、过载从而引发火灾。

4.疏散通道不规范养老院发生火灾本就难以逃生,加之消防通道杂物堵塞、窗户安装防盗网窗时没有开设逃生窗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影响火灾疏散逃生和消防救援。

5.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部分养老院的消防器材及设施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配置,加上维护保养不到位,存在灭火器数量不够、压力不足,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不规范等现象。

6.可燃物管理隐患较多纸尿裤、被褥、衣物等可燃物堆积在床底、床旁及走道,酒精、消毒剂等易燃化学品随意摆放,日常吸烟、夜间点燃蚊香等行为极易引发火灾。

四、日常管理

1.人员管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使其熟悉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的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火灾应急处置流程。同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对日常老人、儿童的活动区域和休息区域的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火灾隐患。

2.监控系统:安装完善的监控系统,对机构内的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火灾迹象,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养老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消防安全工作需全体工作人员时刻警惕、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Copyright © 2020 www.qingyu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清原满族自治县政府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清原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4-53078999 E-mail:qyxzwgk2016@163.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4230005 ICP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