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清单(医疗机构篇)
浏览:890次'时间:2025年5月29日

医疗机构作为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人员密集、设备众多,且有大量易燃易爆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掌握必要的消防常识,对保障医疗机构安全至关重要。

一、日常防火小贴士

1.通道畅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堆物,应急标识完好。

2.用电规范:禁私拉电线,下班断电,医疗设备定期查电路。

3.危品存放:酒精、氧气瓶远离火源,阴凉通风处密封存放。

4.设施维护:每月查灭火器、消火栓,确保报警喷淋系统正常。

5.人员培训:掌握灭火器使用和患者疏散方法,半年演练一次。

6.应急处置:起火即报119,小火速灭,优先转移重症患者。

二、医院火灾危险特性

1.人员集中且行动不便医院有大量患者,其中不乏行动不便的老人、儿童和重症患者,他们疏散困难,需要更多时间和帮助。例如,骨折患者需要使用担架转移,昏迷患者需医护人员抱着转移,这些都会耽误疏散时间。

2.易燃物品多医院存放着大量药品、试剂、消毒用品等易燃物品。如酒精、氧气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酒精是常见的消毒剂,具有易燃性,若储存、使用不当,遇到明火或高温,极易燃烧并引发火灾。

3.电气设备复杂医院拥有众多先进的医疗设备,如CT机、核磁共振仪等,还有大量的照明系统、空调、电梯等。这些电气设备线路复杂,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老化、短路等问题,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预防火灾的措施

1.电气设备管理定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不得使用大功率电器。医疗设备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电源。

2.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氧气是医院常用的医用气体,具有助燃性。氧气瓶应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热源和可燃物。储存场所要采取防火、防爆措施,严禁在氧气瓶附近吸烟或使用明火。对于易燃药品,应分类存放,设置专门的储存区域,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3.安全用火管理医疗机构内应严格限制明火使用,若确需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并安排专人监护。例如,在进行维修、装修等工程时,使用电焊等设备,必须提前清理周围易燃物,并配备灭火器材。

4.消防设施配备与维护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定期对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处于完好有效状态。对灭火器的检查应包括灭火剂是否充足、压力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完好等。

四、医疗机构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1.容易发生火灾的部位:药品库房、实验室、供氧站、高压氧舱、胶片室、锅炉房、厨房、被装库、变配电室等。

2.发生火灾时危害较大的部位:住院部、门诊部、急诊部、手术部、贵重设备室、病案资料库等。

3.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消防控制室、固定灭火系统的设备房、消防水泵房、发电机房等。

五、防火巡查、检查注意事项

1.落实具体岗位的巡查和检查的人员,确定其巡查和检查的内容和要求;

2.规定每日防火巡查的要求和加强夜间防火巡查的要求;

3.规定防火巡查和检查时应填写的巡查、检查记录与要求,巡查和检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名;

4.巡查、检查中负有及时纠正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灾隐患的责任;要求无法当场整改的,应立即报告,并记录存档;

5.确定防火巡查时发现火情的处置程序和要求。

医疗机构应明确巡查人员和重点巡查部位,每日组织开展防火巡查,住院区及门诊区在白天应至少两次,住院区及急诊区在夜间应至少两次,其他场所每日应至少一次。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应当场处理,或及时上报。

、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1.报警与疏散一旦发现火灾,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并报告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信息。同时,启动医院内部的火灾报警系统,组织患者和医护人员疏散。疏散时要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进行,确保人员有序撤离。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要安排专人护送或使用担架、轮椅等工具进行转移。

2.初期火灾扑救在消防救援人员到达之前,发现火灾的人员应立即使用附近的灭火器和消防器材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如使用灭火器时,要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住喷管,对准火源根部按下压把进行喷射。如果是电气火灾,要先切断电源,再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3.特殊情况处理医院内可能存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特殊场所,这些场所火灾扑救难度较大。在扑救时,要注意保护患者和医疗设备,尽量采取不中断治疗的措施。例如,使用气体灭火系统进行局部灭火,以减少对患者的影响。

发生火灾后,医疗机构应按照下列要求开展应急疏散:

1.首先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防止惊慌拥挤;

2.组织疏散小组,组织病人和现场人员疏散、转移,对于能够自主行动的病人,应引导其按确定的路线疏散;对于不能自主行动或者由于病情严重不能移动的病人,由医务人员和救护组人员按既定方案疏散、转移。在疏散、转移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

3.在发生人流堵塞的情况下,应迅速安排人员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疏散或避难;

4.当安全出口受到烟雾或高温的威胁时,应采用消防卷盘或水枪降温等方式,保护疏散人员安全;

5.对受伤或无法自行疏散的被困人员,应组成救护组直接抢救,或组织被困人员互救;

6.屋顶发生局部塌落时,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应迅速组织经过训练的志愿消防队员,利用水枪掩护深入火场,救助被困人员;

7.当消防队到达现场后,现场消防指挥员应向消防队负责人报告火灾现场的情况,移交指挥权并服从专业指挥。

、消防培训与教育

1.定期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参加消防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火灾预防、灭火器材使用、疏散逃生等方面。培训方式可以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演示、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检验和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消防设施的实战效能。通过演练,使员工熟悉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流程和各自的职责,提高疏散逃生的速度和效率。

医疗机构消防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院的正常运转。全体医护人员和患者都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医疗环境的安全稳定。


Copyright © 2020 www.qingyu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清原满族自治县政府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清原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4-53078999 E-mail:qyxzwgk2016@163.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4230005 ICP备案号: